尚经起名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企业资讯

说说点赞10个 - 快手僵尸粉购买网站,快手刷粉网站全网+最低价啊免费g

时间:2024-06-01 17:54 评论
电影里那场战争是怎么回事?付出最惨痛代价的,无疑就是越南——这种代价,远不止战场上的损失那么简单。苏联随即悍然出动10万大军入侵阿富汗——这被不少人认为是对于“中越战争”中丢失脸面的一种补偿。这一场战争虽然是以中国的胜利而告终,但也让中国军队得到了惨痛的教训。这场中国对越南发起的自卫反击战,可以说是一场完胜,但我们在背后也付出了沉痛的代价——尤其是,那些在战争中付出自己生命的中国军人。...

自助下单地址(拼多多砍价,ks/qq/dy赞等业务):点我进入

今天是 2017 年 12 月 22 日

这是漫透说的第214篇

近日,电影《青春》正在热映中

“馒头说”的后台,忽然多了一条消息:

电影中的战争到底发生了什么? 你怎么从来不知道?

老实说,我有点惊讶

在不到 40 年的时间里,那么多人不知道那场战争

于是,就有了今天的文章

这场战争不能仅用一篇文章来完整描述。

如果能引起大家的兴趣,自己去看看这场战争

也许不是白来的

【今日特辑】

1978 年 12 月

中国决定对越南发动“自卫反击战”

1个

要说这场战争,就必须要说说战前的背景。 了解了背景,其实就能了解这场战争。

1978年,不仅中国一位邓姓老人在南海画了一圈,用“暗流涌动”来形容当时的国际形势也不过分。

先说越南吧。

此前,越南一直是中国的“同志加兄弟”。 因为不管是越南反抗法国,还是美国,背后都有中国强大的靠山。

从1950年胡志明开始向中国求援,到1978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倾心”于越南。

据统计,28年来,中国向越南提供了500万吨粮食、200万吨石油、3.5万辆汽车、600多艘船舶等援助; 在军事武器方面,共援助越南213.8万支火炮、7万多支火炮、12.4亿发子弹、1807万发炮弹、176艘舰船、552辆中型和两栖坦克、320辆装甲车、170多架飞机、18240炸药吨、有线电机6.5万台、收音机3.5万台、军服1117万套……

加上其他各种成套项目、资源、基础设施、人力(包括直接派兵入越抗美)等,中国对越援助总额达200亿美元。 如果按照现在的价格换算成黄金,现在价值5万亿多人民币——考虑到当时中国自身的经济状况,可以说是白白浪费了。

中越“蜜月期”,越南官兵在广西中越边境友谊关合影留念

然而,随着“越战”的结束,中越“同志兄弟”情谊也慢慢走到了破裂的边缘。

现在回过头来看,当初的中越恩怨,是因为越南“忘恩负义”的原因,但中国并非没有值得反思的地方。

首先,越南一直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国家。 它在历史上一直对成为中国的子公司很敏感。 在接受中国援助的同时,对中国军队进入越南非常警惕甚至厌恶。 在此背景下,尽管北京一再强调“必须尊重越南同志的想法”,但在整个援助过程中,仍有不少中国同志表现出“家长式”作风,令越方不断酝酿负面情绪。 发酵。

其次,在共治苏联问题上,中国有点“一厢情愿”。 由于中苏敌对,中国多次要求越南与自己并肩作战,旗帜鲜明地反对“苏修”。 在一些公开的宴会场合,一些中国同志甚至直接拉住越南官员:“一起反对苏修,我们就这样干!”

这让越南感到很尴尬——在整个越南战争中,中国对越南的援助很大,而苏联对越南的援助却不小。 尤其是在各种军事装备和重型武器方面,苏联更是越南对抗美国人的重要依托。

第三,虽然无需回顾,但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中美“破冰”乃至建交。

中美两国的破冰建交,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但是,在当时的社会主义阵营中还是引起了很大的波澜。 尤其是与美国纠缠了20年、损失了数百万人生命的越南,虽然中国通过各种秘密渠道一再解释,但越南依然有“被背叛”的感觉。

在此背景下,原本亲苏的越南领导人黎笋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全面向苏联靠拢。

根据当时中苏两国的国力对比,越南选择结交“富友”而非“穷友”无可厚非。 然而在苏联的怂恿下,越南不仅开始在舆论上攻击中国,还不断挑起边界争端。

黎笋统治越南(包括北越)长达17年。

在中国人看来,这似乎很不真实:君子断交,不说恶言——既有恶言,又有“恶行”。

这激怒了那个姓邓的老中国人,邓小平。

2个

其实,邓小平早就想打越南了。

但1979年的中国形势不容乐观:虽然1978年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总方针,但十年文革给中国带来的伤痛太大了。 ,不要太多。

文化大革命也对中国的军事体制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与1950年代的“朝鲜战争”和1960年代的“对印自卫反击战”相比,文革期间经历过各种“动静”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力实际上已经大幅下降:军衔制度被废除,指挥官的军事思想落后,部队的个体素质大大降低……

然而,越南的行为却越来越咄咄逼人。

对内,1975年越南统一后,“排华”趋势明显。 在越南的“排华”浪潮中,华人政府官员被罢免,华人学校被关闭,华人商店被迫关闭,华人学校被关闭。 在越南所谓的战略要地,所有中国人都要接受“忠诚度测试”,不合格的直接开除。 在越南南部,约有30,000家中国商店被迫关闭。 在越南政府的纵容下,在越南属于富裕阶层的华人被勒索、强制纳税,然后被分批驱逐出境。

许多越南华人被迫离开家园

对外,越南在经历了越战后,于1975年独立完成了统一(因此鄙视曾劝告“时机未到”的中国)。 它信心满满,称自己为“世界第三军事强国”。 在苏联的支持下,黎笋着手实施“印度支那联邦”计划,试图在整个中南半岛建立以越南人为主导的秩序。 有了越南战争的经验和当时中苏支持的武器和军事力量,越南开始对周边国家进行威慑,甚至出兵。 .

越南在中南半岛算得上大国,但在亚洲只能算是个小国。 但是,它有着日本当初取代中国成为亚洲老大的野心。 为此,越南撕毁了1958年越南政府承认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属于中国的声明,并占据了我国96%以上的南沙群岛。

毋庸置疑,当苏联的“南下”之路被中国阻断之际,越南成为苏联在东南亚的“跳板”。 越南一旦形成气候,就很难撼动苏联对华“南北夹击”的局面。

这是中国决不允许的情况。

而此时,越南做了一件最危险的事情:武力入侵柬埔寨。

1978年12月25日,越南出动25万人民军队大举入侵柬埔寨,并于1979年1月攻占了柬埔寨首都金边。柬埔寨一直是中国在亚洲的重要盟友(这也涉及到“红色高棉”问题,本文不予讨论),越南的行为无疑无异于挑战中国的底线。

被越军俘虏的柬埔寨士兵

1978年11月,新加坡总统李光耀在新加坡接待了邓小平的访问,两人讨论了“如果越南入侵柬埔寨怎么办”的问题。 李光耀回忆邓小平当时的表现:

“他一脸严肃地说,如果越南侵略柬埔寨,中国会惩罚越南,中国一定会让他们付出代价!”

3个

1979年初,发生了两件大事。

一件事是,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

还有一件事是,1月29日,邓小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访问了美国。

如果当时的苏联和越南领导人聪明而理性的话,其实也能从这两个事件中嗅到一些特别的味道。

邓小平访美期间,当然有一系列重要的事情要和美国商量,但其中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向美国公开了“中国要给越南上一课”的信息。时任美国总统卡特。

邓小平旋风访美之初引发外界猜测

美国在越南战争中吃了不少苦头。 那时,它不相信中国能从这个像红糖一样有韧性的国家买到便宜货。 但中国需要的只是美国的一个承诺:不要插手这件事——可能的话,让苏联到时候不要插手这件事。

其他事项,中方自行解决。

因为出兵柬埔寨,是越南主动给了中国千载难逢的机会。

越南出兵柬埔寨的那场战争,在战术上可以说是成功的,但是在战略上简直惨不忍睹。 在军事实力上,他们带着全国各地的精锐士兵侵略他国,完全无视中国的存在。 从时间上看,中南半岛一般在3-4月份进入雨季,不适合兵团大规模作战。 他们可以等到二月份再进攻柬埔寨,但他们却选择了前一年的十二月份进攻。 中国已经留下了3个月的绝佳出兵机会。

就好像狼眼里只有一只兔子,想也没想就扑向猎物,却对虎视眈眈的狮子完全敞开后背。

也好比在牌桌上,邓小平一不小心瞄到了对手的底牌。 面对这千载难逢的机会,作为老牌老将的邓小平只能做出一个选择——全力以赴,一定要让对手血本无归。

1978年12月8日,邓小平任命广州军区司令员许世友上将为东线广西边防部队总司令; 1979年1月1日,调任1967年曾率友好代表团访问越南北部的武汉军区司令员。杨得志任西部战线云南边防部队总司令。

许世友

杨得志

东西两线两大军团的组建已经完成。

到1979年2月中旬,在广西至云南的中越边境,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批参战部队共集结了7个军22个师36万人,装备70万余名民兵和民工、坦克、自行火炮、装甲车800多辆,各种火炮9000多门,各种车辆3万多辆。

1979年2月17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可忍与不可忍——来自中越边境的报道》一文

这个时候,越南和苏联就算察觉到丝毫的不祥,也已经来不及了。 当天凌晨,20万余中国人民解放军集结在广西与云南1000多公里的边境线上,向越南6个省的11个县城发起进攻。 全力出击。

邓小平就越南问题接受日本媒体采访时说:

“中国人言出必行。”

4个

邓小平访美期间,越南北部防线已经开始实施一级戒备。

但2月17日,真正面对中国军队突如其来的大潮时,越南人还是傻眼了。

在东线,中国军队分14条路线进入越南。 不过,当时越南判断,中国最多打一场类似于“中印边境战争”的小规模战斗,参战的可能只有两个师。 并杀入敌境”的荒谬指令。

但在中国军队强大的火力面前,越南人渐渐慌了。 在此之前,越南人比当年的印度人更有底气,经过长时间的战斗,他们做出了一个判断:“一个越南士兵可以打败30个中国士兵。” 可当他们真正打起来的时候,才发现敢称自己为“世界第三军事强国”,或许是梁静茹给了他们勇气。

中国军队进入越南路线图

第一波“刚好迎战”中国军队的是越南的四个主力师。

在东线,越南的“高北师”第346师和“金星师”第3师都是主力王牌部队,战功卓著。 基本上全军覆没,346师师长黄变山也消失在了战场上。

在西线,越南第 345 师崩溃了。 除了师长带着少量兵力逃走外,整个师团土崩瓦解。 守卫越南西北部重镇沙巴的越军316A师,是越南最早建立的6个主力步兵师之一。 但是,在中国149师的拼命进攻下,几乎全残,不得不撤出阵地。

当时越南其实准备了一批二线部队随时增援,但是看到中国军队潮水般的攻势,二线部队不敢派上去,眼睁睁的看着一线部队一个个被围歼——他们对中国军队也很熟悉。 ,最熟悉的就是中国人的“围就地打援”。

战斗到1979年3月4日,在东线,中国军队深入越南50至100公里,先后攻占了高平、谅山两个省会,以及河光、茶岭、广Hoa、Ha An 和 Thong Nong。 、石安、重庆、长定、沱浪、高路、路平11个县和铜登镇。 共歼敌40671人;

3月4日,中国军队攻占谅山省委大楼

在西线,中国军队深入越南30至80公里,攻占了黄连山省省会老街、重镇甘塘市和孟康、沙巴、巴沙5县,丰图,和宝生。 郭灿、蒲楼、外泊河、黄连山口、风土一带。 共歼敌16481人。

一名越南陆军中士从废墟中爬出来向中国军队投降

事实上,拿下谅山重镇后,红河平原已经完全暴露在中国军队面前,越南首都河内也不再有危险。 为此,河内的越南政府已经做好了搬迁的准备工作。 与此同时,黎笋下达了《全国总动员》,集结一切可能的兵力死守京城,准备与华夏决一死战。

而此时,中国又做出了一个似乎已经成为习惯的举动——

1979年3月5日,侵略越南的中国军队单方面主动撤军。

5个

中国为什么要撤军?

这是必须要写的一段。 因为当年中国撤军,虽然有政治舆论和国际形势的考虑,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这场战争在给越南带来沉重打击的同时,也给我们上了深刻的一课。

也就是说,在这场战争中,我们解放军绝非天兵天将那样所向无敌。

首先是设备。

因为苏联的援助,当时越南士兵普遍装备的是AK冲锋枪,而中国军队中很多士兵还在使用56式半自动步枪。 在空军方面,苏联援助的米格21和米格23战机已经是越军的制式装备,而中国同时还在使用歼6,即米格19 . 所以在对越战场上,中国基本没有出动空军,因为当时的中国空军还不具备全天候作战的能力。 再加上受文革的影响,当时中国军队的装备质量明显不高。 很多坦克一开火就坏了,很多炮弹根本就打不响。

被越军击毁的解放军坦克

其次,在军事素养方面。

虽然越南所说的“1名越南士兵抵得上30名中国士兵”完全是吹牛,但当时经历过战争洗礼的越南士兵刚刚进入和平时期,战斗素养确实很高。

另一方面,中国军队已经有近20年没有参加过大规模的战斗了。 另外,文革十年重体育轻训练。 说实话,中国军人的作战素质根本无法与朝鲜战争或中印边境战争相提并论。 .

另一个关键点是,1965年,中国军队开始废除“军衔制”。 由于军装上没有军衔识别符号,指挥员都是从本单位选拔出来的,士兵只能通过脸来识别自己的指挥员。 官方的。 一旦指挥官在战斗中阵亡,战斗单位就会解体,士兵们不会承认这个新陌生人是他们的军事长官,由此引发的混乱。 这是越南战争的教训。

倒在水源边的中国军人...

三是在军事战术上。

中国军队的高级参谋人员正在老化,尽管他们有军事功绩战争总动员补偿,但对现代战争的准备不足。 在越战战场上,中国军队依然依靠步兵密集编队,以精神勇敢为第一要素,采用“人群战术”攻击敌方阵地,但却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试图保护受伤的战友,但都死了

此外,在长期的援越过程中,越军吸纳了中国军队的许多长处,包括灵活的游击战术,“敌进我退;体现在“中国”,惊慌失措的状态。刘峰当时的连队其实是一种客观反映),这些战术让侵略越南的中国军队头疼不已,曾有人得出结论:“中国军队实际上是在与自己作战。 影子战争”。

试图唤醒牺牲的战友,但一切都是徒劳……

在此背景下,尽管越军伤亡惨重,但中国军队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尤其是在战争初期,越军的顽强抵抗让中国军队伤亡惨重——中国军队在头两天就达到了4000人,震惊了中央军委。

根据战后公布的官方数字,越南报告的军人伤亡人数约为6万,平民伤亡人数为5万(实际上,其中很多是越南民兵组织,这些半武装的平民在战争后期对中国军队造成了很大的伤害。战。麻烦),而中国自报的部队伤亡已经达到3万人(其中阵亡不到1万人)。

这也是一张著名的照片:我军一名侦察员被越军俘虏,被枪杀前一刻

面对这样的情况,邓小平不得不考虑1979年3月上旬越南战场的状况:

在河内周边,越南最精锐的304师、308师、312师已经完成集结,构筑起新的防线,入侵柬埔寨的越军主力也基本返回支援。

而如果中国集结主力苦战,应该可以攻克河内,但综合考虑,这样做的战略价值已经不大。 考虑到解放军在这次战斗中也暴露出来的种种问题,邓小平还是下达了撤军的命令。

至于黎笋马上宣布“越南军民经过不屈的斗争,驱逐了侵略者,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全世界都能理解,他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6个

还是想谈谈这场战争的后果。

付出最惨痛代价的无疑是越南——这个代价远不止战场上的简单损失。

抗法抗美战争期间,出于安全考虑,当时的北越政权,从胡志明到黎笋,总是把大部分国家战略物资储备基地建在中越边境。 甚至在1978年中越之间的分裂和敌对已经完全公开之后,也没有时间转移太多的材料——这导致了中越之间的战争,这些基地落入了中国人的手中。

此外,中国军队的撤离绝不是简单的撤退。 由于在战场上掌握绝对主动权,中国军队“边退边退”,“边退边毁”。 “收”就是把中国对越援助能带走的物资全部带走,从工厂设备到农业机械,最后连铁轨都带走。 “毁”就是拿不走的东西统统炸毁,那些公路、铁路、矿山设施统统毁掉。

中国军队在越南房屋墙上张贴的告示

越军跟在中国军队后面,不敢追,不敢打,终于“收复失地”,只剩下一片荒地。

越南的噩梦远未结束。

虽然中国军队已经撤走,但中越边境的战斗并没有停止。 由于越南再次在中越边境的罗家坪山、法卡山、库林山、崂山、柘银山挑起事端,此后的11年里,中越之间爆发了小规模的边境冲突(事实上,有中国军队积极占领争议地区的案例很多)。

中方干脆把中越边境当成“练兵场”,派出各军区10个集团军在中越边境“循环作战”。 一方面练兵,一方面试兵。 在政治意义上,它也保持对越南的压力,将其拖入战争的漩涡,同时对苏联起到震慑作用。

这也是一张著名的照片。 这张照片拍摄于1984年4月28日,是我军在崂山主攻阵地拍摄的。 照片中的旗手叫何天华。 他当时已经死了,但他的手中还牢牢握着红旗,用冰冷的身躯撑着战旗。 旁边的战友继续冲锋。

十一年的轮番战火,让越南苦不堪言。 越南与中国不同。 中国可以在边境投入少量力量训练军队,把精力投入到国内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 但越南必须举全国之力抵御中国的又一次“突然入侵”——邓小平一直宣称要给越南“第二课”,迫使越南在北方维持近百万的军队边界一年四季。

大量的军费开支拖累了越南的国内预算,经济发展明显滞后。 随着苏联国力的迅速下滑,苏联的援助开始杯水车薪。

时间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以中国和“四小龙”为代表的亚洲多国经济开始腾飞,越南却停滞不前。 1990年2月13日,越南以一个排的兵力突袭我崂山前线阵地,被击退。 他们再也没有主动打过架——他们不能再打了。

1991年11月,越共总书记(连在一起的三个词是敏感词)杜迈和部长会议主席武文杰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 两国领导人发表联合公报,宣布中越关系正常化。

兜兜转转,越南最终只能选择回到起点。

7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越战争最大的输家可能不是越南,而是苏联。

苏联单枪匹马支持越南,却也给自己和小弟挖了个大坑。 面对中国军队大举入侵盟国领土,苏联除了抗议外,无法采取任何实质性行动。

不是苏联不想救越南,而是中国太过咄咄逼人:一方面,邓小平命令中苏边境的中国军队高度戒备,严防死守。一直; 但也不可能随意出兵给中国上一课——事实上,苏联并没有信心动用全国1/2的兵力进攻中国,得不偿失。

苏联“懦弱”的直接后果是,它在社会主义阵营中的威信尽失。 因为“小弟”们会想:哎呀! 原来他们答应包庇我们的话都是谎言!

最先“叛逃”的是埃及。 就在中国从越南全面撤军10天后,埃及总统萨达特宣布与以色列全面和解,开始接受美国的经济援助,彻底脱离苏联(当然也脱离阿拉伯世界)。

埃及强人萨达特后来在该国阅兵时在主席台上被枪杀

然后以阿富汗为榜样。 1979年9月,阿富汗政府中亲美的阿明推翻了亲苏上台的塔拉基。 随即,苏联悍然出动10万大军入侵阿富汗——这被很多人认为是对“中越战争”丢面子的一种补偿。 但也因此,苏联也开始陷入阿富汗战争的泥潭。

除了阿富汗,越南在接下来的十年里不断消耗着苏联的财力。

由于中国军队撤退,越南北部的基础设施被彻底摧毁战争总动员补偿,因此不得不需要大量的苏联援助。 鼎盛时期,苏联对越南的援助金额高达每天200万美元。 In a sense, in the ten years after the Sino-Vietnamese War, China has been "bloodletting" the Soviet Union through "round wars" with Vietnam. ”。

The huge financial burden caused the rapid decline of the Soviet Union's national power. In West Asia, Africa, and especially Eastern Europe, the countries in the Soviet camp began to become more and more turbulent, until finally Eastern Europe underwent great changes and the Soviet Union disintegrated.

There was a point of view: If the cause of the disintegration of the Soviet Union is to be traced back to the source, the Sino-Vietnamese War in 1979 can be a foreshadowing.

8个

Finally, let's talk about China.

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re have been four wars in total, namely the Korean War, the self-defense counterattack against India, the Sino-Soviet Zhenbao Island conflict, and the self-defense counterattack against Vietnam. Among these four wars, the first three were forced to fight back. Only the self-defense counterattack against Vietnam, although it has the title of "self-defense counterattack", is the first time that the Chinese army has taken the initiative to cross the two countries. The border line, invading the other side's country (the fight against India was only in the disputed area at the beginning).

Le Duan and Deng Xiaoping

Although this war ended in China's victory, it also taught the Chinese army a painful lesson. After this war, the Chinese army began a top-down reorganization including the restoration of the "military rank system", and the army began to formally move towards modernization. By the mid-1980s, the Vietnamese army had completely There is no bargain in front of you.

Of course, this war had some special significance in China's domestic political contest at that time, so I won't expand here.

All in all, the self-defense counterattack against Vietnam in 1979 may not leave a place in the history of world wars in terms of the war itself.

However, its impact on the world pattern so far may be much greater than people thought.

【Mantou talk】

I went to the cinema to watch "Youth" last week.

While watching it, a middle-aged couple in the row behind me kept giggling—probably because they thought it was a movie directed by Feng Xiaogang, so they should laugh in cooperation.

However, as the film entered the second half, they kept laughing, and I was a little confused. In particular, Liu Feng and He Xiaoping went to the cemetery of the martyrs who fought back in self-defense against Vietnam. He Xiaoping said that he brought fruitan skin to the 16-year-old soldier who was burned that year, saying, "He said he never knew what fruitan skin is"—the two behind He sneered.

I really don't understand where the joke is.

This self-defense counterattack launched by China against Vietnam can be said to be a complete victory, but we also paid a heavy price behind it-especially those Chinese soldiers who paid their lives in the war.

From the end of the 1970s to the beginning of the 1980s, in fact, we can all think about what kind of era it was - that was the era when reform and opening up began, that was the era when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was resumed, and that was the era when people could get rich through hard work , that is the era of distribution according to work, that is the era that can change the fate of a generation.

And those young and promising soldiers are the soldiers who dedicated their best years, and even their lives, to the frontier and to the country.

By the time they leave the army—although they may be luckier than their comrades who have returned to the battlefield—the first time that China can change its class and destiny has passed.

They may only be able to relive "Wreaths Below the Mountains" or sing "Bloodstained Grace".

What happened to Liu Feng later in "Fang Hua" was very cruel, but it also reflected part of the reality.

The self-defense counterattack against Vietnam is the last war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May it always be the last time.